据机构数据,今年4月蓉主城区出现 “零供地”,这一状况在5月上半月仍在延续。与近郊、远郊土地市场的火爆相比,主城区,特别是二环内显得格外冷清。

  主城区土地降温,二环内“零供应”或将持续

  受土地资源影响,近年来主城区土地供应面积持续下滑。据锐理数据2015年年报,2015年蓉主城区土地供应面积为5106.4亩,仅占大成都的26%。克而瑞数据显示:2016年第一季度,主城区土地供应730亩,还不到去年主城区全年供应的15%。到了4月至5月前两周,主城区甚至出现“零供地”。供求双双萎靡,主城区土地“降温”已为公认。

  具体来看,近年成都土地供应热门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湖、198、外金沙、南延线等板块,三环内供地相对较少,二环内更是少。

成都2015年土地供应分布图(来源:锐理数据)

  在不久前的成都市土地储备中心2016年上市地块信息发布会上,主城区34块土地齐齐亮相,总面积约1900亩,似乎令人松了一口气。然而略一梳理不难发现,这些地块多集中在包括北湖板块、东方新城板块、三圣乡板块、金融城CBD板块在内的“3.5环”,二环至三环间在攀成钢、净居寺、沙河堡、内金沙等有部分地块预备上市,二环内则为空白。

2016年成都拟出让土地分布图(来源:成都市土地储备中心)

  “现在整个二环内都没什么地,二三环之间主要集中在成华区东北角,金牛区西北方向也有少量。”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、经济学家刘璐表示。“三环内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的供地大多来自旧城改造,真正地段、环境俱佳的不多,更别说二环内了!”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。

  可以预见,今年二环内土地“零供应”的态势还将持续。

  尽管“城市向南”呼声渐高,从成都市“双核共兴,一城多市”的规划来看,中心城区仍是与天府新区并列的建设重心。这也意味着主城区仍是成都经济、行政、文化中心之一。

  在上海,见证了昔日繁华的徐汇、黄浦等老城区并未因浦东的崛起而黯淡,不仅建设日趋完善,更成为城市文化的符号,区域内“寸土寸金”,房价长期领跑沪上。这一切同样会在成都上演:随着主城区土地日渐稀缺,三环内、特别是二环内的价值会愈加凸显。

  n 建设路

  虽然八里庄-二仙桥片区、电子科大附近不时有新地出炉,但二环内的建设路“核心板块”近年基本没什么动静了。作为成都“第二商圈”,建设路地段价值自不必说。单就首创于2006年、2015年拿的两块地而言,楼面地价升了6倍!捷足先登的龙湖、万科,自是喜不自禁。现在要想进建设路,门槛高不说,优质地块很难再找了。

  n 万年场

  可以说,华润凭一己之力激活了整个万年场板块。华润·二十四城的价格从2008年的5000多元一平飙升至12000元/平,许多眼红的开发商无比失望地发现:万年场“一地难求”。

  n 玉林-紫荆

  这个地段不用说了吧,老成都人心目中的休闲胜地,街头巷尾都是浓浓的生活气息。供地?如果说建设路、万年场还有“添丁”的可能,那玉林-紫荆的土地就真是无地可供了。

  n 三官堂

  提起三官堂,很多人会想起朗基·望今缘。这个项目当年横空出世时,从装修到智能化系统都刷新了行业高度。当然,最为人称道的还是望今缘的位置。

  山藏灵秀,水聚明堂。朗基·望今缘亮相时以3万元一平的天价震惊成都,如今二手房还能卖到近4万一平,除自身品质出众外,还借了地段东风。某数据机构分析师说:“自望今缘后,三官堂片区基本没什么土地供应。”

  2013年11月底,三官堂再起波澜:成都晟丰置业以10940元/平高价拿下三官堂街与龙舟路交汇处地块,创下当年单价纪录。在过去两年里,成都楼市烽烟四起、高价地块频现。如今,有的“地王”项目以高姿态现身,如IFS、鲁能城;有的则“犹抱琵琶半遮面”,如远雄红牌楼项目。晟丰三官堂项目在拿地后也鲜有发声,似乎一直蒙着神秘面纱。最近我们从内部人士处得知:该项目定位为高端公寓,即将全新亮相!

晟丰置业所拿三官堂地块位置

  再联系到二环内土地供应普遍告急的现状,晟丰三官堂项目更显难得。其是否会为成都奉献又一座楼市传奇?我们将持续关注,在第一时间为您报道。